德航特检-焊接气瓶检测方法-焊接气瓶检测

价    格

更新时间

  • 来电咨询

    2020-7-31

华经理
13853450221 | 0534-2421996    商盟通会员
  • 联系手机| 13853450221
  • 主营产品|尚未填写
  • 单位地址| 德州市商贸开发区河西通力路38号
查看更多信息
本页信息为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德航特检-焊接气瓶检测方法-焊接气瓶检测”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德航特检-焊接气瓶检测方法-焊接气瓶检测”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提供德航特检-焊接气瓶检测方法-焊接气瓶检测。








钢质焊接气瓶的外观检测与评定

外观检查与评定

 5.1 瓶体外观检查

 应逐只对气瓶进行目测检查,检查其外表面及其焊缝是否存在凹陷、凹坑、鼓包、磕伤、划伤、裂纹、夹层、皱折、腐蚀、热损伤以及焊缝缺陷。

 5.1.1 瓶体存在裂纹、鼓包、结疤、皱折或夹杂等缺陷的气瓶应报废。

 5.1.2 瓶体磕伤、划伤、凹坑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90%的气瓶应判废

 对未达到判废条件的缺陷,---是线性缺陷或尖锐的机械损伤应进行修磨,使其边缘圆滑过渡,焊接气瓶检测报告,但修磨后的壁厚应大于设计壁厚的90%。

 如受检气瓶属于gb5100-1985实施前制造或进口的气瓶,其剩余壁厚应不小于该瓶设计制造规程或有关标准确定的规定值。

 5.1.3 瓶体凹陷---超过6mm或大于凹陷短径的1/10的气瓶应报废

 5.1.4 瓶体凹陷---小于6mm,凹陷内划伤或磕伤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气瓶应报废。

 5.1.5 瓶体存在弧疤、焊迹或明火烧烤等热损伤而使金属受损的气瓶应报废。

 5.1.6 瓶体上孤立点腐蚀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2/3的气瓶应报废。

 5.1.7 瓶体线腐蚀或面腐蚀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90%的气瓶应判废。

 5.1.8 护罩或底座破鴷、脱焊、磨损而失去作用或底座支撑面与瓶底蕞低点之间距离小于10mm的气瓶应报废。

 5.1.9 主体焊缝不符合下列规定的气瓶应报废:

 a)焊缝不允许咬边,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凹陷和不规则的突变;

 b)主体焊缝上的划伤或磕伤经修磨后,焊缝不得低于母材;

 c)主体焊缝热影响区的划伤或磕伤处修磨后剩余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壁厚;

 d)主体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凹陷蕞大---不得大于6mm。

 在检查中对有怀疑的部分应使用10倍放大镜检查,---时进行无损探伤。



焊接工艺评定的结果,焊接气瓶检测费用,应经过制造厂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并存入工厂的技术档案。  钢瓶的焊接,必须由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合格,并持有有效---的焊工承担。施焊后,焊接气瓶检测方法, 焊工应在所焊焊缝附近的适当位置打上焊工钢印。当有特殊要求时,按图样规定。钢瓶主要焊缝的焊接,必须严格遵守经评定合格的焊缝工艺。钢瓶主体对接焊缝的焊接,焊接气瓶检测,应采用自动焊接的方法。坡口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得有裂纹、分层和夹渣等缺陷。焊接(包括返修焊接)应在室内进行,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0%。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当焊接件温度低于0℃时,应在开始施焊的部位预热。





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后的工作

 14.1 定期检验合格的气瓶应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附录1的规定打上或压印检验标志、喷涂检验色标。

 14.2 检验人员必须将气瓶检验与评定结果填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记录>。

 14.3 报废气瓶由检验单位负责销毁,销毁方式为压扁或锯切并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附录4的规定填写<气瓶判废通知书>通知气瓶产权单位。

 判废气瓶可按ld96的规定使用或改装其他气体,不宜使用或改装的气瓶按报废处理。

 14.4 检验合格的气瓶必须按gb7144的规定重新喷涂气瓶颜色标记。



焊接气瓶检测-焊接气瓶检测方法-德航特检()由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提供。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www.dezhoudehang.com)位于德州市商贸开发区河西通力路38号。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拼博和发展,目前德航特检在中享有---的声誉。德航特检取得商盟,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航特检全体员工愿与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100000085450.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05693381.html
     关键词: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