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回收检测-油气回收检测方法-德航特检

价    格

更新时间

  • 来电咨询

    2020-11-19

华经理
13853450221 | 0534-2421996    商盟通会员
  • 联系手机| 13853450221
  • 主营产品|尚未填写
  • 单位地址| 德州市商贸开发区河西通力路38号
查看更多信息
本页信息为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油气回收检测-油气回收检测方法-德航特检”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油气回收检测-油气回收检测方法-德航特检”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提供油气回收检测-油气回收检测方法-德航特检。








加油站液阻检测的步骤

1、保持密闭性检测时的连接状态,逆时针打开针阀,调节氮气流量,是流量表瞬时流量分别显示为18l/min左右、28l/min左右、38l/min左右,并分别记录三种流量是压力表示数,顺时针关闭针阀,将数值与标准对照,即可确定被检测加油机液阻检测是否合格;

2、拆除与加油机检测口连接处,然后与下一台被检加油机检测口连接,打开针阀,重复步骤1进行该加油机的液阻检测;以此类推,检测加油站内的每一台加油机;

3、所有加油机检测完毕后,关闭氮气罐阀门,拆除与针阀连接的氮气快速接头,拆除与油气进气口连接的快速球阀,拆除与加油机检测口的连接;

4、关闭加油站油罐的卸油口、回气口,液阻检测完毕。


加油站气液比的检测步骤

1、将与油气出气口连接的硅胶软管的另一端与适配器口连接;

2、如果为zva加油枪,将加油枪插入适配器中,---加油抢吸气孔在适配器密封腔内;如果为opw加油枪,首先将适配器后端盖换为密封垫式后端盖,再将加油枪插入适配器中,---加油抢吸气孔在适配密封腔内;

3、用磁铁在流量表标定处停放2秒,进行流量表清零;

4、关闭油桶泄油阀,油气回收检测标准,打开加油枪以流量向油桶中加油,每次不少于15l,读取并记录流量表中油气累计流量值和加油机显示的加油示数,然后计算并记录气液比,回收比例为1:1.2之间为合格;

5、重新清零后,在分别以其他档位流量测量该加油枪的气液比;

6、重复以上步骤,将加油站内所有的加油枪气液比进行检测;

7、检测过程中注意油桶液位;

8、全部加油枪检测完毕后,拆除连接的硅胶软管、适配器,并关闭加油站油罐卸油口。


     油气回收的意义

    据资料显示,预计我国2020年一年至少要消耗5亿多吨厡油,而汽车用油将占总用油量的55%,厡油消耗量己经位居---,其中汽车用油接近占总耗油量的一半。又由于气油等为易挥发性轻质油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过程中挥发出大量的油气,扩散到空气,从而导致油品的---的挥发性损耗,油气回收检测,经粗略计算将导致---人鈱民币---数十亿元。

      据相关资料可得,气油在销售过程中,油品挥发性损耗约占销售总量的1%。在加油站进油向地下储油罐卸油以及给客户汽车油箱加油时,油气回收检测步骤,都会导致大量的气油挥发,挥发出油气的体积约等于加注气油的体积。每吨气油的体积约1.4m3,两次共排放油气约2.8m3。为了有效回收挥发的油气,控制环境污染,加油站必须加强建立或进行油气回收系统改造。

      油气的挥发污染物主要以非甲脘总烃为主,这类有机物经紫外线照射后,会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转化生成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灰霾等---污染现象的重要原因。

而加油站的地下储油罐和输油管泄露的石油,也会对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构成污染。此外,加油站油气的挥发和泄露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油气在收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属于挥发性有机物,多属---物质,因此,油气回收检测方法,油气挥发物被吸入人体后,会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危害。

      加油站增设安装油气回收和检测装置,能够使加油站储罐和汽车油箱里的油气在回收系统内密闭运行,从而减少乃至消除油气的无序排放,达到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消除安全---的效果。


油气回收检测步骤-德航特检(在线咨询)-油气回收检测由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提供。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是从事“cng瓶组及减压设备 气瓶油气回收,罐车,安全阀,呼吸器检测”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高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华经理。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100000085450.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19075547.html
     关键词: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